洪水泉清真寺
青海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安县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村。距西宁市30多公里,该寺以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雕刻工艺及建筑艺术而闻名遐迩,是目前青海省着名的古代清真寺文物旅游景点。洪水泉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后经5次扩建,其中以清代乾隆年间扩修工程形成现在规模。
洪水泉清真寺占地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整个寺院由照壁、山门、唤醒楼、碑楼(被毁)、礼拜殿及学房等组成。其建筑均按照中国古典汉藏寺遍形制而建,设计奇特,在建筑风格上,大量融合了汉回藏等民族的建筑艺术,尤以砖雕、木雕图案最为优美,所雕图案大部分为“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送子”、“猎跃蝶舞”、“吉祥八宝、“万蝠图”等及大量南方景色。同时打破了清真寺中不能出现有眼睛的动物图案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观念,具有我哺育清真寺中少有的独特风格,寺院坐西朝东,布局精巧,主要景观有照壁、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其砖雕、木雕图案及繁多,工艺高超、建筑奇特,是一部古代民间民俗吉祥图案的宝典。
青海省夏群寺森林公园
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及景区。位于青海省平安县西南部脑山地区,拉脊山脉北麓,109国道1924㎞向南25公里处,距西宁机场30公里。距青海省西宁市55公里。是集森林与寺院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峡群寺森林公园总面积3558公顷。1996年2月,经青海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省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包括峡群林场辖区、着名的佛教胜地——夏宗寺。
峡群林场是平安县唯一的天然次生林林区,林向整齐,具有成片的天然云杉、山杨纯林,少量的云桦混交林及人工青杨林。绿意盎然的白杨、零星点缀的红花、青青的草地及涓涓细流,清新自然。各种乔木高大挺拔,林地清新湿润,散发着芬芳。紫色的高山杜鹃、黄色的金露梅、白色的银露梅、叶形倚丽的茶瘭子、果红似火的天山花楸等灌木镶嵌于林间,构成了旅游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区内有众多珍禽异兽,如狍鹿、猞猁、獐子、野狐、野兔、野鸡、梅花鹿等;野生植物资源也很丰富,如蕨菜、蘑菇、鹿蕨菜、石花菜等;药用植物有大黄、黄芪、党生、秦艽等。旅游区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迷人、气候凉爽,是旅游度假、休闲疗养的深山仙境。
夏宗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削发为僧并拜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四世活佛若比多杰为师学经的地方。相传,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有汉僧法显等人赴印度求经。曾途径夏宗寺一带居留活动过。宋代夏宗静房得到扩建。为研究藏传佛教在青海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例证,也为广大旅游者和宗教信徒创造了朝觐游览的广阔天地。
景区内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办“六月六”花儿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