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标准规范,强化日常监管。强化市场准入和退出,强制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食品质量责任各项制度。积极推进新版药品GSP认证,按标准完成全市药品零售企业的GSP认证及换证工作。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健全现场检查、明察暗访等立体的、常态化的监督检查体系,实行痕迹化、精细化管理。 二、突出工作重点,开展专项整治。结合当前食品药品安全隐患突出的现状,围绕重点,组织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积极推动餐饮服务示范店、示范街、示范县创建工作。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各环节专项整治。全面清理整治“四无”化妆品。三、推进依法行政,实施依法监管。修订完善《重大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制度,完善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制度。依法执法,严格监管,强化与司法机关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形成共同打击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合力。四、加强风险防控,强化应急处置。以各类风险因素和高风险食品为重点,拓宽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覆盖面,提高风险监测和抽检的靶向性与有效性。加强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加大重点品种不良反应和事件监测及相关风险信号挖掘工作。建立沟通约谈机制。加强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响应及处置能力。五、完善工作机制,保障食药安全。进一步完善考核督办工作。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和次数,形成工作机制。逐步开展政府购买食品药品安全协管服务项目,夯实城乡网格化监管基础。强化宣传引导,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