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邵秀芳
2011年,对平安农牧业发展是个分水岭。从发现富硒土壤开始,平安区就开始着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饱蘸激情和智慧的彩笔描绘了现代园区新景,按照“跳出农业抓农业”、“用工业理念抓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发展新型农业的新路子,成为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乃至全省传统农业的优势区和现代农业的引领区。
平安富硒农业遍地开花
一年一度收获忙,果蔬压棚分外香。近日,记者来到平安区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区,放眼看去,只见一座座规划有序的温室大棚陈列在田野里。大棚之间的空隙间栽植的金叶榆、红花槐等花朵妖娆绽放。正在自家棚里劳作的李志云告诉记者:“自从这里规划为富硒园区后,路修好了,水渠也建好了,以前没见过的蔬菜瓜果种上了。关键是,同样的土地,以前种一亩地麦子也就收个三四百元钱,现在一亩地人参果上两三万了,这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所带来的最直接、最实惠的革新呀。”
岂止是白沈沟富硒农业园区。在平安区,集富硒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展示培训和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青海金阳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投资1.5亿元的以日光节能温室大棚,工厂化脱毒育苗馆、名贵花卉馆、精品蔬菜馆、四季瓜果馆等智能联栋温室展馆为重点,全力打造“沿湟现代农业百里长廊”的示范亮点工程将新兴生态农业也打造得“分外妖娆”;油菜、金丝皇菊、苦荞麦、饲草、大蒜、马铃薯和燕麦种植基地所产富硒农产品已基本达到无公害及绿色食品标准,农科信息服务网点遍布全区,一种新型的以效益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为重点的都市型农业格局开始形成。
追寻河湟农耕历史的脚印,平安在高原农业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多种创举让人记忆犹新:1987年成功探索出的“平安县石沟沿养猪法”和1996年“拉树岭村式牛羊育肥法”,在全省广泛推广,为全省农民增收树立了示范典型。2000年以后红提葡萄延后栽培、旱作农业、设施农业、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沼气利用、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集雨栽培、脱毒马铃薯、节能日光温室、冬暖式大棚等再次成为青海农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忽如一夜春风来。2011年,平安60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的发现,让平安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可以说,平安区成为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乃至全省传统农业的优势区和现代农业的引领区的美好构想已基本“变现”。2016年,平安区农牧业产值计达7.10亿元,同比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9169元。其中,园区成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渠道,为平安现代富硒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和亮点。据测算,2016年仅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区果蔬总产量达1.7万吨,其中蔬菜产量1.6万吨,果品产量1000吨,共实现经济效益1700万元,每棚收入2-3万元,户均收入增加5000元左右,园区每年解决劳务工5680人(次),人均年纯收入8000-10000元。
特色产业激发产能活力
“十二五”期间,平安区农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按照“抓项目、打基础,抓基地、兴产业,抓龙头、求突破”的总体思路,平安区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农业,全区传统农业加快转型,亮点纷呈——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结构不断优化。累计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153.3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1.55万亩。四年累计粮食作物总产达到19587.4万公斤,油料作物总产达到4775.27万公斤,蔬菜作物总产达到23174.7万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22.09亿元,农业增加值13.71亿元。“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4877元增加到2014年的7379元,年均增速15.4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成效显着。期间累计种植特色优势作物面积107.07万亩,累计种植设施葡萄面积990亩,露地展示面积482亩。全膜马铃薯双垄集雨栽培面积19.9万亩;累计建立科技示范点90处、累计面积6万亩。累计引进新品种287个;累计认证油菜、西葫芦、番茄等蔬菜品种1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定“三品一标”基地9处,制定生产技术规程11个农产品地方生产标准。
高原代农业示范园,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白沈沟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区自2011年动工建设,流转土地3405亩,建立日光节能温室7040栋,并完成500栋的旧棚改造提升工作。采取财政补助、社会资金补充等方式,进行白沈沟设施农业建设投资,累计完成投资15760.6万元。农民经营的温室为3240栋,专业合作社经营温室1760栋,企业经营温室2040栋。在设施园区累计引进种植5个品种红提葡萄97万株,4个品种大果樱桃22.6万株。形成特色富硒农产品设施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带动平安区露地蔬菜生产规模。
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助推平安农业发展。累计完成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131万元,拉动社会投资2277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4716台。粮食直补资金725万元,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补贴资金564万元,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991.2万元,种子工程补助资金555.67万元,农业救灾种子补贴资金172.61万元。经农科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补贴资金4139.48万元。
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和种养殖大户发展、全区专业合作社发展突飞猛进。截止“十二五”末,平安区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有520个,辐射带动农户31360户。
农业现代技术科技培训助推农业发展。累计举办大型科普讲座和活动42次,展出展板4095块,发放各类挂图10850幅,悬挂横幅1033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6.78万份。开展各类农业农业实用技术科技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45期,培训人次17784人。
2016年,平安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全区特色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7.4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0%。绿雏等3家标准化蛋鸡养殖场存栏蛋鸡12.5万只,占全区蛋鸡总存栏的61%;洪水泉特色养羊示范区等肉羊养殖场存栏羊5.45万只,占全区肉羊总存栏的50.18%。2016年新建成马圈、黄鼠湾2个现代生态牧场,使全区现代生态牧场发展到5家,每个牧场年出栏0.5-1万个羊单位。目前,全区规模养殖场户达1629户存栏畜禽24.4万头只。全区完成牧草种植12.1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1.52万亩。全区建立了农牧业主体园1个,农家乐50个,从业人数达538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