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实习记者杨璐通讯员金云)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全市民政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兜底线、保民生”为主线,按照“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要求,编密织牢托底安全网,保障基本民生,助力脱贫攻坚。
今年,按照低保制度兜底的任务要求,我市将逐步提高保障标准,低保年标准达到3652元以上,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实行“兜底保障”,做到动态管理,应保尽保。
同时,为确保“兜底一批”的网底更加密实,市民政局还将进一步发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和医疗救助等救助制度作用。我市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标准按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落实,达到675元每月;照料护理费按全省人均最低工资的20%、30%、50%分档确定,达到300元、450元和750元每月;对确认的特困人员按时发放基本生活费和照料护理费,做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规范临时救助制度,防止因突发性困难致贫返贫,进一步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设施,落实配备相应机构人员,提升救助服务能力,采取政府救助、慈善救助、家庭自救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医疗救助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城乡贫困人口大病医疗兜底保障能力,缓解贫困人口大病、特殊病、慢性病费用支出负担,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有效控制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发生,深入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完善“一站式”即时结算系统,发挥医疗救助扶持脱贫的作用。
此外,我市还将切实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社会救助之间的衔接,加强社会保障救助制度与社会力量参与之间的衔接,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形成兜底扶贫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