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记者 颜金梅 通讯员 宁武昌)8月1日,记者从青海省公路建设管理局获悉,由该局组织实施的大力加山特长隧道左幅于7月31日顺利贯通。至此,大(大力加山)循(循化)高速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这条青海省在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顺利实现双幅贯通,这也标志着大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步入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大力加山隧道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境内,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两车道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隧道初步设计为一条7.8公里的隧道,但经详细勘探,隧道原址处于地震活动断裂带上;项目设计人员充分发挥设计施工总承包的优势,经过反复论证,将隧址改移数公里,避免长段落处于断层破碎带范围内,且隧道长度缩减至左线5461米、右线5475.79米,大大地降低了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以及因不良地质灾害造成的造价大幅升高的风险。
大力加山隧道为高原高寒、富水隧道,隧址区穿越多条地质断裂带,地质情况复杂、围岩差,且隧道出口段500米为大粒径卵砾石富水地层,涌水量大,自稳能力差、易坍塌,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加之高原地区缺氧、气候环境恶劣,有效施工期短,导致设备、人员工效低。
据大循项目办副主任刘武昊介绍,隧道采用两端掘进施工,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指导施工,采用无轨运输方式。根据施工工期要求配备施工机械,组织实施开挖、喷锚、二次衬砌、砼路面四个作业线,实现主要工序机械化作业。为保障大力加山隧道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项目配备了融智能门禁、人员设备信息采集、作业面信号实时视频传输等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监控;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力量,通过150米远程超前地质预报与30米微观地质雷达预报相互配合、印证,对掌子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合理预报,为隧道动态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保证隧道施工科学、安全。
大循高速公路是青海省最新规划的“3410高速公路网”的横线三(大力加山至共和)的一段,建成后将成为连接甘肃与青海的新的大通道。项目起于青海省与甘肃省交界处的卧龙沟,止于循化县积石镇尕庄,与G310线循化至隆务峡段相接,路线全长57.286公里,工程签约合同价40.56亿元。主要工程包括特大桥2座2110米、大中桥37座8015米、涵洞111座、隧道3座8384米、互通立交2座、分离立交3座、通道8处、天桥10座。其中,“两隧”为本项目控制性工程,大力加山隧道长5.468公里;卧龙沟1号隧道长2.59公里,是西北地区首条螺旋型隧道。
大循高速公路是青海省首条采用资本金融资、“施工图设计+施工总承包”这一全新融资模式建设的公路建设项目,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启动项目建设,为今后青海省公路建设拓展融资渠道,创新公路建设管理模式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