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边督边改、立行立改的要求,高标准迅速完成禁养区养殖场整改任务,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出台四项硬措施,争创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局面。
一是依法依规分类整改。督促各县(区)严格按照《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等法律法规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认真落实禁养区划定方案确定的畜禽养殖场管理措施,结合实际,制定畜禽养殖场(小区)整改、关闭、搬迁清单;对自行或征用中已拆除养殖设施或搬迁的养殖场,各县(区)安排工作组现场核实,对名存实亡的取消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注销省级认定规模养殖场资格,彻底销号;对长期停产的养殖场,按照环保各项规定实施整改,不愿意实施整改的,禁止养殖,彻底销号;对已实施整改的养殖场,严格对照环评要求,进一步完善环保设施及设备,通过环保部门、农牧部门的验收,达到零排放要求;对拒绝整改的养殖场,强制关闭、拆除;对已经整改的养殖场,仍然可能存在污染行为,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依法实施关闭或搬迁,县(区)政府制定关闭或搬迁计划,给予补偿,限期完成关闭或搬迁;禁止禁养区的养殖场扩大生产规模;九月底前全面完成所有禁养区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整改。
二是要求整改务必到位。禁养区整改面必须达到百分之百,环保设施、设备整改深度和质量达到百分之百,粪污处理台账健全,实现零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完全符合环保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整改或搬迁,全面解决禁养区养殖场污染问题。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整改责任,县(区)政府分管副县(区)长和县(区)农牧局主要负责同志是禁养区养殖场整改的第一责任人,做到每一处养殖场有一个县(区)、乡(镇)负责人蹲点落实整改。整改工作做到精准、细致、扎实,整改完成后县(区)分管副县(区)长要亲临每一个养殖场现场核实,县(区)政府主要领导抽查核实,抽查核实比例不低于10%。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各县(区)政府及市、县(区)农牧部门根据禁养区划定方案,调整畜牧业发展规划及区域布局。根据畜牧业区域布局,由国土部门完善、调整土地利用规划,落实畜禽养殖场建设用地,大力支持山区发展畜牧业。严格实行养殖场建设备案制度,环保部门依法履行环评职责,农牧部门依法备案,其他部门密切配合。
四是加大扶持力度。积极申报并落实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加大畜禽养殖场环保设施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在规模养殖场(户)养殖集中区域,远离村庄、河流以及有大面积耕地的地方,建立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及时收集粪污处理,生产有机肥就地还田,避免或减少粪污污染对周围居民的影响。加强畜禽污染防治技术、禁养区管理知识的培训、宣传,组织举办以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县(区)农牧局、县(区)畜牧兽医站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为对象的培训班,提高畜禽污染防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