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互助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县、生态经济强县和高原旅游名县建设步伐,着力构建以绿色为基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17.1:45.6:37.3优化为18.1:40.2:41.7,其中服务业增长7.4%,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三分之一。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县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09.4万亩,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9%,粮油综合产量连续3年突破30万吨,蔬菜产量达16.1万吨,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38.4亿元。农业示范园建成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和全省第一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实施重点项目13项,引进新品种44个、新技术2项,实现产值7.5亿元,增长11%,被评为“2017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全县建成杂交油菜、马铃薯、蚕豆等特色制繁种基地20万亩,4.6万亩中藏药材喜获丰收,仅当归种植就为农民增收2.5亿元。武汉金龙100万头生猪养殖、塘川总寨数字农业等23个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家、家庭农牧场等新型经营主体36家,建成循环农业示范点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基地10个。互助八眉猪入选“2017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互助油菜籽荣获“全国油菜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绿色工业稳步发展。实施工业项目26项,完成一般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增长16.4%。绿色产业园工业废水处理厂等5个基础设施项目和国立药业胆酸胆粉等11个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4.9亿元,年产3万吨青稞原酒技改一期项目顺利投产,中小企业创业园、食品饮料基地完成项目前期。明润德彩印包装、通达油脂灌装生产线、佳丰铝型材加工等项目主体完工,玉明智能化数控系统生产线等6个项目建成试生产,金圆水泥生产线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等8个技改项目效益初显。新培育规上企业1家。外贸进出口交易额首次突破6000万元。
——特色旅游快速发展。土族故土园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省第三家挂牌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厕所革命”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完成5A级景区“第三卫生间”改造工作。实施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提升改造等27项旅游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浪士当景区圣母天池观光索道基本建成,成为全省首条景观性观光索道。以东和麻吉、西山牙合等为典型的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好产业。旅游市场管理日益规范,新评定二星级宾馆2家,新增三星级、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10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丝路花儿艺术节、青稞酒节等大型活动,县域知名度和影响力显着提升。全年接待游客374万人次,增长15 %;实现旅游总收入16.8亿元,增长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