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尖锐湿疣非淋合计发病率(1/10万)20030005000503.0200414209305317110.920051247530171207.15200602383952301619.62007212245675619311.512008144843634720612.2820092310425642121913.052010541352943622213.232011317185210022613.4720121017296270035020.8620131730322170038623.01合计428412174422892302304
         
        淋病
        梅毒
        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专栏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HIV
        年份艾滋病
        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五年工作规划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15年02月25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省驻市有关单位:《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五年工作规划》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2月5日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五年工作规划 第一部分  形势分析 一、社会综合情况(一)地理、人口、医疗卫生情况1、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1.1 地理位置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以位于青海湖东而得名。在东经100°41.5′~103°04′,北纬35°25.9′~37°05′之间。东部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兰州、永靖、临夏、甘南等州(市)、县毗邻,其它三面分别与本省海北、湟中、黄南等州县接壤。海拔高度在1650-2835米之间,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油菜等。除互助县为省级贫困县外,其他5个县(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1.2 气候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基本特点是: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冬夏温差小,气候地理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递减,降雨量随海拔增高而递增。年平均气温3.2℃─8.6℃左右,年平均降雨量319.2─531.9毫米,相对湿度一般为57%─63.66%,蒸发量为1,275.6─1,861毫米,年平均日照2,708─3,636小时,无霜期约90天,是天然避暑胜地。1.3 面积总面积13160平方公里,南北长180公里、东西宽124.5公里。全市共辖1区5县,94个乡镇,1587个行政村。2、人口情况2.1 总人口和出生死亡情况截止2013年,全市总人口为167.76人,人口出生率为19.7‰,死亡率为4.84‰,自然增长率为14.86‰。城镇人口为48.3人,农业人口119.5人。201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43.09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4.5‰,人口死亡率6.16‰,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8.34‰。2.2 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全市常住人口中分性别看,男性73.6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45%;女性69.49万人,占48.55%。性别比为105.5:100。其中0-14岁的人口30.6万人,占总人口的21.39%;15-64岁的人口99.91万人,占总人口的69.82%;65岁以上的人11.48万人,口占总人口的8.02%。2.3 民族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着汉、回、藏、土、撒拉族等19个民族, 63.4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4.35%。2.4 流动人口★流出人口:主要是外出务工人员,每年约22万人,主要集中在3-10月份。市县(区)机关、企业和事业工作人员占全市流动人口的少部分。★流入人口:主要是外来我市务工人员。流动人口以性活跃的单身男女青年为主,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业余文化生活贫乏,且大多生活在不理想的环境,经济收入较少,心理压力也大,很易接受某些不健康的思想和采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性病和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不断增多,艾滋病传播形势较严峻。3、人民生活2013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33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88.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86.73元。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居民健康方面的支出大幅度上升,而城市人口的老龄化,也使得市民的医疗费支出明显增加。2013年度,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有了大幅度增加。居民医疗保健支出1721.7元,同比增长56.49%。201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到28.6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31.2平方米。4、医疗卫生4.1 医疗机构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078个(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门诊部、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 ,床位4299张。综合医院8个,床位1450;中医院5个,床位数695张;藏医院1个,床位数50张;乡镇卫生院109个,床位数1205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妇幼保健院6个。4.2 卫生技术人员截止2013年,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70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63人,注册护士1346人。4.3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全市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卫生技术人员171,基本形成疾病控制网络化。4.4 性病艾滋病防治机构人员情况2010年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性病艾滋病防治科,各县(区)在2004年开始设立了性病艾滋病防治科,从事艾滋病、性病防治的专业人员24名(从事流行病的12名、检验12名;副高职称2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17名)均为兼职。艾滋病性病防治专业人员缺乏,难以保证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的开展。5、相关机构和场所5.1 娱乐服务场所情况市从事娱乐业人数逐年增加,一般在歌舞厅、桑拿、洗浴场所、宾馆、旅店等场所服务。5.2 相关机构和部门公安、文化、教育、财政、宣传、妇联、共青团等各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对艾滋病防治给予配合,关心和支持。6、形势分析结果6.1 有利因素★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显示,全市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除生活基本费用外,在医疗、文化、教育等方面花费逐渐增多,有利于艾滋病的发现和预防知识的普及;交通的便利,大大增加了艾滋病宣传的覆盖面,也有利于艾滋病工作的有效开展。★医疗机构基本健全,疫情报告及时,疫情控制比较得力。卫生技术人员逐年增加,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和自身身体健康知识了解的需求增加,有利于艾滋病预防控制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有关部门配合密切,如教育、扶贫、公安、民政、宣传等部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支持、关心和积极参与,使艾滋病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妇联等非政府组织和团体开展的有益于艾滋病防治及行为干预的活动,使更多的妇女远离艾滋病。6.2 不利因素★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的便利,市内流动人口将大大增加,如果艾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易于造成艾滋病的扩散和蔓延。★近几年来由于我市拉面经济的带动,流动人口相对较多,2014年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有22万人之多,大多都是20-45岁的性活跃人群,文化水平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差,管理跟不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率较高。★性观念的改变,男男性行为的人数不断增加,感染与发病的人数逐年上升。人口情况表明,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的30.77%,根据全市实际情况, 乡村人口流动相对比城镇人口大,不利于控制和宣传的同时,便于艾滋病感染和蔓延;在人口构成中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69.82%,比上年上升了1.4%,这类人口都是流动人口的绝大部分,同时流入人口大部分为农民,经济实力、文化水平低下,自我保护能力差,是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将面临的一大困难;全市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4.35%,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开展工作困难较大。★通过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机构人员普遍增加,服务能力得到显着提升,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相对较少,艾滋病防治能力薄弱。★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服务娱乐场所不断增加,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和感染机率都增大。(二)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防治措施。1、政治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从2004年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建立了“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成立了以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宣传、卫生、财政、教育、社发、民政、公安、工商等部门组成的市、县(区)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各负其责和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2014年成立了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规划,安排落实防治专项经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对有关部门承担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监督。2、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3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8788.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全年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2.1亿元,比上年增长5.9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77亿元,比上年增长27.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6.16:49.54:34.3转变为2013年的15.46:52.53:32.01,其中一产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二产提升2.99个百分点、三产下降2.2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明显优化。3、文化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6059人,占总人口的3.94%;高中文化程度117159人,口占总人口的6.99%;初中文化程度352661人,占总人口的21.04%;小学文化程度506748人,占总人口的30.23%;文盲人口223072人,占总人口的13.31%。4、形势分析4.1 有利因素★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法律给予支持,无后顾之忧。4.2 不利因素★多部门合作协调机制还不完善。★我市经济欠发达,防治经费不能满足需要。★总体文化程度不高。(三)大众健康和普遍行为1、人均期望寿命和婴儿死亡率2012年全市平均期望寿命为69.9岁,2014年婴儿死亡率9.75‰。2、全市性病流行情况全市近年来性病各种类型以及报告发病率见下表。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2003-2013年报告性病的病种分布和发病率
        3、青春期和结婚平均年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男孩青春期开始平均年龄为13岁,女孩为11岁;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为24岁,女性为22岁。4、大众的普遍行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流动人口增多,各种不健康思想冲击,易导致吸毒等人群增加和部分人群产生性随意态度;青春期和初次性行为年龄有逐渐提前趋势,再加上部分人群观念改变,将会导致非婚性行为增加。这些不良行为会影响身体健康,其中许多高危行为可能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会。5、形势分析5.1 有利因素★平均期望寿命增加,中老年人口将增多,由于他们传统观念浓厚,对夫妻都比较忠贞,对嫖娼卖淫、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爱憎分明,对子女的不良行为能起到约束作用。★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状况改善,居民健康方面的支出大幅度上升人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相应的增加。5.2 不利因素★性病报告发病率近来年有所上升,但也存在漏报现象,性病实际发病率仍然较高。★男、女孩青春期和初次性行为提前,性随意的态度,非婚性行为的增加,都有可能导致感染艾滋病机率增大。(四)艾滋病宣传教育在2010-2013年的宣传活动中,市领导参加、出席宣传活动5人次,在各县(区)领导参加、出席的宣传活动100余人次,开展宣传活动20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54万张(套),广播电视台宣传60余次,展板500余块,制作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30块,培训及“面对面”宣传13462人次,广场艾滋病防治宣传大型文艺演出等30次,发放安全套20万只,“三下乡”艾滋病宣传18次,墙体标语、横幅1000余条。有关部门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宣传普及覆盖面达80%以上。1、大众传媒宣传全市共有市级群艺馆1座、县级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6个,有市级广播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站)6座,县级电视网络公司6个,有限电视用户达13万户,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人口覆盖率8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每年在村委会、居委会、车站、码头、建筑工地刷写墙体标语,在村委会、居委会设置宣传栏,在车站、集市等人口密集地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市、县电台、电视台、乡镇广播站播放艾滋病防治节目等途径宣传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2、学校宣传全市有各类学校944所,在校学生26.4万人。其中:普通中学105所,在校学生8.3万人;职业中学6所,在校学生1.75万人,小学549所,在校学生12.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188人。各县(区)教育局把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2013年在全市105城镇中学、6所职业中学的100567人在校中学生中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教育。教育、卫生计生部门还通过举办讲座、授课、发放宣传资料、展出黑板报、展板活动等形式对中学学生及广大群众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3、专业机构宣传卫生计生、团委、妇联等机构针对重点人群提供咨询、健康教育服务。市、县(区)主办各种大型艾滋病宣传活动8次。结合文化、科技、卫生计生“三下乡”工作,卫生计生、文化、妇联、团委等部门深入农村,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8次。4、相关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举办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级别的培训班。5、各种项目的支持宣传近年来我市以第二批艾滋病防治示范县、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GAP)等项目支持开展各种项目宣传、监测、检测活动。各县(区)艾滋病防治综合示范区管理办公室以农村、学校、公共场所等人口集中地为重点,结合实际,组织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将各种形式的艾滋病宣传材料直接发放到手里。6、艾滋病活动日宣传每年围绕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6·26”、“7·28”等主题日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大型活动。7、热线咨询设立了性病艾滋病咨询服务电话,及时提供有关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8、形势分析8.1 有利因素★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基本能满足艾滋病宣传的需要。★宣传普及覆盖面达85%以上。★多部门联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格局已基本形成。8.2 不利因素★群众文化程度低会导致对宣传知识的接收能力和接受知识后的警惕性都会比较低,且易受到各种不良行为影响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率也相对比较大。★尚未做到长期、广泛和深入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活动。二、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艾滋病防治情况(一)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艾滋病流行情况总述1、全市艾滋病性病流行基本态势自2001年我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在看守所收教人员、暗娼人群、无偿献血人群、手术和输血治疗病人、结核病人、自愿咨询检测者、孕产妇、婚前检查(含涉外婚检)、娱乐场所人员体检、 新兵体检、其他就诊者检测等人群中开展艾滋病检测工作。2010-2014年11月,全市累计检测血样256272份,筛查阳性人次数60例,确诊检测数56例,确诊阳性数44例。截止2014年11月,累计发现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136例,艾滋病感染者87例,艾滋病49例,死亡24例。其中:2010年发现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感染者9例、2011年20例、2012年27例、2013年47例、2014年38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全艾滋病疫情估计2014年估计我市艾滋病感染者约70人,估计主要高危人群吸毒者约235人,暗娼约286人。(二)检测、监测2010-2014年11月,全市累计检测血样256272份,筛查阳性人次数60例,确诊检测数56例,确诊阳性数44例。1开展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截止2014年底,全市建立了128个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按照《青海省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免费检查和咨询服务,免费自愿咨询检测13077人,初筛阳性14例,确诊阳性12人。2、专业队伍和实验室建设从2004年开始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性病艾滋病防治科, 2010年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目前全市共有兼职的防治性病艾滋病专业技术人员24名(从事流行病工作12名、从事检验工作12名;副高职称2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17名),全市已建立艾滋病初筛实验室7个,均开展艾滋病初筛工作。3、艾滋病性病常规监测初步建立了艾滋病性病疫情报告管理体系,2005年3月启动了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率100%。3.1 艾滋病性病主动监测建立了覆盖全市暗娼、看守所收教人员、结核病人、无偿献血人群、手术和输血治疗病人、自愿咨询检测者、孕产妇、婚前检查(含涉外婚检)、娱乐场所人员体检、 新兵体检、其他就诊者检测等人群的艾滋病监测点。3.2 高危人群的监测在性病门诊、阳性者配偶或性伴、女性阳性者子女、职业暴露、娱乐场所人员体检 、强制/劳教戒毒人员、其他羁押人员体检等高危人群中检测6419人,初筛阳性8例,确诊阳性7人。3.2.1暗娼和安全套使用情况(1)暗娼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和渗透,形成了“既非保守,又不是开放”的较特殊文化。同时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兴起,部分人们观念的改变等,使我市卖淫嫖娼活动逐渐增多。特点:其危险行为是有多性伴,商业性性行为,他们缺乏生理卫生知识,尤其缺乏性病艾滋病防治有效知识, 患病后多数到私人诊所就诊,得不到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接近该人群的切入点:尊重她们的人格和隐私。(2)安全套的使用情况。由于该类人群的文化程度不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在其与嫖客发生性接触时,安全套使用率低,缺乏保护措施。这样,该类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就成为一个固定的传染源,就会起到“放大器”的作用,使艾滋病广泛传播。3.2.2吸毒人群和针具交换(1)吸毒人群截止2014年,我市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132人,强制戒毒21人,戒毒人员中,年龄最大的48岁,最小的18岁。特点:该类人群活动场所隐蔽,一般人难以同他们接触。该人群内部压力大,社会对吸毒者大多持歧视态度,家庭成员对吸毒者大多是厌恶,政府对抓获的吸毒者一律强制戒毒,鼓励其自愿戒毒,对抓获强戒后再次吸毒者一律劳动改造。接近该群体的切入点:接近该群体只能通过强制戒毒所,在所内利用各种形式,如看录像、讲座、发放小册子等,开展性病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使他们了解毒品的危害以及与性病艾滋病的联系,教育他们远离毒品,让他们走出戒毒所后进行同伴教育,把艾滋病预防知识传播给其他吸毒人员,降低吸毒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防止艾滋病在吸毒群体中的进一步传播。(2)针具交换工作情况全市各县(区)均为针具交换试点并开展针具交换工作。3.3.3专题调查2010-2014年我市开展了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专题调查,共检测血样1553人,筛查阳性4人,确诊阳性4例4、形式分析4.1 有利因素全市检测网络和检测技术的提高,便于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而制订相应的对策,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监测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合理分布,加强了对高危行为的监测,便于对全市艾滋病疫情做出提前判断和制定对策。全市总人口基数少,高危人群数量不多,便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暗娼使用安全套意识逐步增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率。4.2不利因素★虽然检测体系逐步完善,但由于我市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相对保守的地区,自愿检测的人数还是比较少。★监测体系虽已形成,但还不够完善。因感染者的流动性较大,难以实施有效监测管理,潜在地增加了艾滋病传播机率。虽然发放了安全套和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但暗娼安全套使用率不高。 第二部分  应对分析 一、在艾滋病防治方面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的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 2004年建立了“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地区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制度”,2006年对市防治艾滋病性病协调会议组成人员和工作职责进行了补充调整。成立了主管副专员为组长的性病艾滋病防治协调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卫生、教育、公安、财政、交通、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17个单位和部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会议下设了办公室,承担有关部门、各地间协调、组织并督促《规划》和《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等日常工作,政府领导、各部门各负其责的防治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地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协调领导小组,每年召开1~2次多部门协调会议,分析、研究防治工作现状,制订防治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安排布置阶段性综合防治工作任务。2014年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及办公室,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市县(区)人民政府领导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规划,安排落实防治专项经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做好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对有关部门承担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详见《365bet赌场手机投注_365bater_约彩365软件官方下载市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 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领域1、政策法规依法防治,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先后转发了《青海省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关于建立肺结核与艾滋病防治管理例会制度的通知》、《关于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筛查结核病的通知》、《关于全省实施艾滋病网络直报工作的通知》、《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导方案》、《青海省海洛因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工作暂行方案》等文件,依法规范和指导艾滋病防治工作有序进行。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临床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的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严防艾滋病医源性传播。2、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与多部门密切合作,开展了艾滋病性病防治宣传活动,围绕“世界艾滋病日”、各类卫生宣传日、“三下乡”、青春“红丝带”、妇女“面对面”、农民工健康宣传、新闻媒体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宣传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群防群控艾滋病的良好氛围3、技术培训3.1 请进来培训多次邀请省级专家来我市举办培训班。3.2 走出去学习(1)2005年:陕西省举办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第二期性病管理培训班,在辽宁省举办国家级综合监测培训班等。(2)2006年:2006年度第二期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管理培训班等。3.3 自身培训2010-2014年,市疾控中心每年至少举办两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班。4、行为干预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2005年各县(区)成立了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在部分娱乐场所和宾馆、饭店配放安全套。示范区安装了自动售套机,在重点营业性娱乐场所进行宣传教育,开展外展服务,为高危人群提供方便、可及和有效的宣传教育、咨询、医疗和提供安全套等干预服务。实施吸毒人群清洁针具交换试点工作。并照卫生部印发《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导方案(试行)》,摸清本辖区高危人群的种类、数量、分布及感染情况,按季度上报工作报表,根据本辖区内高危人群的情况,针对不同的高危人群制定干预工作计划,逐步实施。将此项工作作为常规工作进行规范。(1)针具交换试点工作开展针具交换试点工作。(2)安全套推广在部分娱乐场所和宾馆、饭店配放安全套,在重点营业性娱乐场所进行宣传教育,开展外展服务,为高危人群提供方便、可及和有效的宣传教育、咨询、医疗和提供安全套等干预服务。   (3)认真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开展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实施艾滋病传播的母婴阻断。5、检测、监测5.1检测加强艾滋病防治专业技术队伍和实验室建设。在防治工作中充分发挥现有医疗卫生和疾病控制机构的作用,在现有疾病控制机构的基础上充实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建立了一支与防治、监测和科研任务相适应的专业防治队伍。全市建立初筛实验室7个和1个确诊实验室,进一步健全了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能力验证和质量考核体系。5.2监测建立了艾滋病性病疫情报告管理体系,2005年3月启动了艾滋病网络直报系统。2006年在中美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支持下,建立了艾滋病监测点,为及时掌握和分析、预测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根据有关规定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为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有艾滋病检测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手术病人、性病病人等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并依法告知检测结果。6、安全供血严格血液管理责任制,坚决取缔非法采供血液或原料血浆活动,加强临床安全用血管理,阻断艾滋病经血液传播。2002年成立了地区中心血站,目前医疗机构临床用血100%来源于街头无偿招募采集,由市中心血站制备供给,从根本上杜绝了艾滋病在我市经采供血传播的途径。7、治疗与关怀积极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8、性病诊疗加强性病的监测和检测工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尽快建立实验室检测技术,加强专业人员监测、检测技术培训,增强服务能力。(三)艾滋病防治政策的调整1、该加强的工作领域◆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控制和治疗措施,减缓艾滋病的传播速度,使我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较低水平,减少危害。◆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担、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最大效益。◆加强市疾控中心确诊实验室检测能力,实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建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开展免费艾滋病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在卫生计生系统及有关行业组织开展全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对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专业培训。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治知识,消除社会歧视。与有关部门合作广泛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的宣传。广播电视媒体要定期播出公益广告,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栏目。在火车站、汽车站及公共交通工具,要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宣传材料。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计委“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农业科技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工作场所和校园宣传教育,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建筑、采矿等行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单位,将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关知识培训纳入职工岗位培训和行业安全教育,开展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普通中学、技工学校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广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利用产前检查、婚前咨询等,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被监管人员的常规教育内容。◆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质量,开展关怀救助。◆健全艾滋病检测监测体系,完善艾滋病检测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有服务网络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提高自愿咨询检测的可及性。扩大检测范围,在洗浴中心、美发美容店、足浴等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健康检查中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全面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加强针对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干预工作,充分发挥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队作用,利用同伴教育宣传员,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和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在有关公共场所以及高危人群中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在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增设安全套销售点,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发挥医疗救治、妇幼保健及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的作用,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服务模式。◆建立多部门间信息共享和联合督导检查机制。加强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定期汇总分析艾滋病疫情监测信息,并建立监测结果发布制度,定期向公众公布艾滋病疫情。多部门联合定期检查评估《艾滋病防治条例》、《行动计划》和《实施计划》落实情况,协调解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推动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2、尚未涉及的工作领域对暗娼、吸毒者等高危人群的系统管理还需进一步探索确定。对高危行为干预措施的效果缺乏回顾性调查。开展男男同性恋者(MSM)的干预工作。未开展中、藏医防治艾滋病的研究。(四)当前防治艾滋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 最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全面落实高危行为干预措施。要不断扩大高危行为干预的覆盖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怀救助。对艾滋病防治效果的评估。2、存在的困难社会对艾滋病性病流行的严峻性认识不够相关部门对艾滋病性病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防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够,还没有把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作为影响经济建设和民族兴衰的一个战略问题予以重视,部分领导干部没有真正认识到艾滋病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不能将艾滋病防治工作作为自身工作的一部分,防治工作力度不大。部门协作,各负其责,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措施落实不够多部门各负其责的防治工作机制虽初步形成,但是还未完善。综合治理措施落实不够,主要体现在协作部门之间联合行动少,如对高危人群的干预的联合行动,针对农民工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等。“四免一关怀”的省级配套政策尚不完善(没有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救助办法等政策),缺乏多部门合作和政策执行情况的督导检查。艾滋病性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将长期存在卖淫嫖娼、吸毒现象的存在。全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性病诊疗市场亟待规范,缺乏规范化的性病门诊,性病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规范有效治疗,延长性病传染期,不能提供性伴治疗、健康教育、自愿咨询检测、安全套等服务。总体文化程度不高,导致部分人群对预防艾滋病知识的接受能力不佳。且尚未做到持久、深入、广泛的宣传教育,更缺乏有效的宣传手段等,致使人们接受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机会比较小。市疾病控制机构缺乏专业人员,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工作不够广泛。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缺少经费 第三部分  战略规划 一、工作原则、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工作原则(1)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估。(4)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5)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2、总体目标和工作指标2.1 总目标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减少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到2018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200人以下。2.2 具体目标到2018年底实现以下目标:(1)健全市疾控机构实验室。(2)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15-60岁城镇居民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80%以上;流动人口和15-49岁妇女达到85%以上;高危行为人群和青少年达到90%以上;监管场所的被监管人员达到95%以上。所有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要求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各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公益广告占公益广告的比例达到5%以上。人口献血率达到10/千人口,各县(区)献血量和献血人次的增长水平不低于当地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水平。 
            (3)高危行为人群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接受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达到70%以上;所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发放和推广使用安全套;95%的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或设置自动售套机;高危行为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登记在册阿片类物质(主要指海洛因)成瘾者500人以上的县建立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为70%以上符合条件的成瘾者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比例控制在15%以下。 
            (4)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到8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接受综合干预服务后的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孕产妇梅毒检测率达到70%以上。100%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为有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就诊者提供必要的艾滋病和梅毒检测咨询服务,70%以上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检测,95%的监管场所将艾滋病检测列为新进被监管人员常规检查内容。 
            (5)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规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0%以上,治疗持续12个月的比例达到85%以上;90%以上的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结核病相关检查,符合治疗条件的双重感染者接受抗结核菌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0%以上;符合标准的病人服用预防机会性感染药物的比例达到80%以上。梅毒患者和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全市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降至30/10万活产数以下。二、重点领域1、通过形势分析和应对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造成我市艾滋病流行的直接原因有:吸毒人员共用注射器;暗娼和嫖客发生非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不高。2、间接原因全市总体文化程度不高;近几年来由于受拉面经济的带动,外出务工人员大多处于20-45岁的性活跃人群,文化水平较低,自我保护能力差,管理跟不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机率较高。三、策略和措施1、 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    (1)加强大众媒体宣传教育。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要广泛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和“四免一关怀”等政策的宣传。(2)加强公共场所和社区宣传教育。城镇的主要路段、街头、广场、公园、商业区和旅游景区,要设立艾滋病防治、无偿献血知识的户外公益广告牌或宣传栏。火车站、汽车站及公共交通工具,要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关知识宣传材料。宾馆饭店应做好相应的艾滋病范和宣传工作。招待所和旅店登记服务台,要备有供顾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材料。影剧院、文化馆等文化、科普场所,要按照有关规定在节目开始前播放艾滋病防治科普宣传片或公益广告,并结合日常工作每年至少开展1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
          乡镇、街道及居委会、村委会,要设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传栏、墙报、黑板报、墙体标语等,定期更新宣传内容;每个村至少有5条艾滋病防治知识固定标语或公益广告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至少开展2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
          全市有关部门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利用科技、文化、卫生计生“三下乡”活动,在农贸集市、节假日活动场所等群众集中的地点,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在农业科技培训、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内容。(3)加强工作场所和校园宣传教育。各级各类机关、单位要在工作场所广泛普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开展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建筑、采矿等行业和大型工程建设单位,要将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关知识培训纳入职工岗位培训和行业安全教育,每年至少开展1次相关知识的专题教育。卫生计生部门要把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作为重要的培训内容。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求职人员免费发放艾滋病防治宣传材料。
          普通中学、技工学校要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共青团等团体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动。(4)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实施《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在进城务工人员中广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要利用产前检查、婚前咨询等,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宣传。要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被监管人员的常规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团体工作网络优势,在继续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动和“青春红丝带”行动等专项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2、大力推广和实施有效干预措施(1)积极开展针对性传播艾滋病的预防干预工作,落实推广使用安全套措施。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高危行为干预工作专业队伍,制订干预工作方案并建立干预工作信息收集和报告制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深入有关公共场所和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开展深入细致的预防干预工作;鼓励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体检测和规范化性病诊疗服务。要在有关公共场所以及高危人群中积极推广使用安全套,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在流动人口集中场所增设安全套销售点,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2)落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3、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的管理(1)坚决取缔、打击非法采供血液行为。要积极建立监督举报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打击非法采供血液、组织他人出卖血液(血浆)或者制售血液制品行为的活动;严控高危人群参加无偿献血。同时,要加强对一次性输血使用医疗器械、耗材的生产、流通、使用和使用后处理的监督管理;打击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输血使用医疗器械的行为。(2)建立和完善血液质量管理控制体系。要继续实行采供血血液质量监管制度。根据本地实际建立和完善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血液质量管理,建立血液质量管理工作年度报告制度,要加强对血液及血液制品、艾滋病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有效提高血液检测能力和水平。血液制品生产制备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病毒去除或灭活措施,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3)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卫计委行政部门及医疗卫生机构要将科学用血纳入临床医师继续医学教育考核的内容,建立和完善临床输血评价体系和监督处罚制度,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非法自采和自供临床用血的行为。4、提高艾滋病医疗服务质量,全面落实艾滋病治疗措施,开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关怀救助5、健全艾滋病检测监测体系,完善艾滋病检测监测网络
        (1)建立适宜的服务模式,开展自愿咨询检测服务。要充分利用现有服务网络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强调自愿和保密原则,提高自愿咨询检测的可及性。要建立和完善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承担国家免费自愿咨询检测任务。开展艾滋病检测服务的机构,要提供检测前后咨询、相关健康教育信息和转诊服务;不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可开展自愿咨询服务,并通过转诊服务由具备检测条件的机构提供艾滋病检测。(2)完善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要建立高危人群综合监测网络,根据有关规定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艾滋病流行严重地区要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的原则,根据有关规定为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抗体初筛检测和咨询服务,有艾滋病检测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对手术病人、性病病人等开展艾滋病抗体检测,并依法告知检测结果。(3)合理建设艾滋病检测实验室网络,提高检测技术水平。(4)健全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能力验证和质量考核体系。(5)建立部门间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加强信息的整合和利用。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多部门间的艾滋病监测检测信息合作与共享机制,定期汇总分析艾滋病疫情监测信息,并建立监测结果发布制度,定期向公众公布艾滋病疫情。6、加强性病防治管理(1)建立健全性病监测网络。  (2)规范性病诊疗服务。要加大性病诊疗市场整顿力度,规范性病诊疗和咨询服务。开展性病诊疗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将推广安全套作为性病门诊规范化服务内容,配合开展高危行为干预工作。7、保障措施(1)加强政府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市人民政府将艾滋病防治规划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艾滋病防治目标,实施目标考核管理。县(区)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每季度要向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当、“四免一关怀”政策不落实的,要严肃问责;对隐瞒疫情、玩忽职守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2)健全政策和法制保障,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
          认真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或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依法按政策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打击毒品犯罪、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要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临床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的管理规定和工作规范,严防艾滋病医源性传播。
            (3)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加强艾滋病性病预防机构建设,建立艾滋病防治专业队伍,使其成为全市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业务技术管理指导中心、专业技能培训中心和信息管理中心。建立多部门、多学科的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开展全社会综合防治。居委会、村委会要确定预防艾滋病兼职人员,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参与防治干预工作。  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组织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开展巡回演讲,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策略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课程,加强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各有关部门要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有关政策与评价方法的培训,提高政策制定与评价水平。卫计委及有关行业组织开展全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对从事艾滋病性病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临床医护、检测检验、采供血等方面的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专业培训,对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员进行艾滋病自我防护培训和上岗考核。要探索建立输血风险和艾滋病职业意外感染保险机制。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预防艾滋病医源性感染。
            有关部门要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要求,加强对本市、本系统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加强考试考核,保证培训效果。(4)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管理和使用。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担、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市县(区)政府要将艾滋病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统筹使用,发挥最大效用。四、督导和评估(管理方式)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行动计划》,负责组织制定《实施计划》的检查评估指标和方案并组织实施。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检查评估指标和方案,逐年进行检查评估,并将检查评估结果作为政府目标管理责任考核的内容,每年向上级政府防治艾滋病领导机构提交年度总结报告。